近日,由水规院设计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二期工程(以下简称罗泾二期工程)在罗泾现场举行开工大会,上港集团副总裁刘涛、集团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罗勇川及相关参建单位出席活动,公司副总经理姜俊杰参加开工活动。
罗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和落实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工程。一期工程于24年8月正式开港,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TEU。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将原罗泾油品码头的水域、陆域改造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建成后与一期工程一体化运营。二期工程共建设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3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6个工作船泊位,可新增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40万TEU,为上海港高质量发展和未来箱量增长打开新空间。
罗泾二期工程是保障“十四五”末上海港集装箱通过能力的迫切需要。项目水陆域边界条件复杂、场地形成和地基处理、道堆、排水方案等均和一期工程有较大差异,项目推进过程中,设计团队针对上述项目特点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专题研究,并和业主建设管理团队一起充分总结一期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把握功能性、经济性、前瞻性要求,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创新提出台阶式堆场设计方案,创立超大型码头功能转型升级的行业示范和标杆。二是按照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韧性港口要求,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能级提升以及智能化、自主可控的管控系统技术升级和迭代方面,提出创新提升方案,进一步打造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升级版。三是结合AIV充换电方案、码头岸电方案提升等,与一期工程统筹构建港区清洁用能体系,实现绿色低碳运营港口,打造近零碳港口、零排放港口。
在后续工程建设中,设计团队将按照建设管理团队管理提升及高质量推进要求,强化公司+部门+现场专班统筹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强专业协同、提高服务及时性,全力以赴做好设计服务配合工作。继续做好技术创新提升,在码头功能转型升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行业标准引领、绿色、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积累关键技术,倾心打造罗泾“标杆工程”“精品工程”。